第284期:《温州医科大学报》

最美丽的图画

——回忆艰苦奋斗的难忘岁月


   期次:第284期      查看:38   

      1958年,我和夫人正当而立之年,奉命南迁,举家来到温州筹建医学院,一住就是32个春秋。半个世纪的岁月,我亲历了温州医学院创建、奋斗、停顿、彷徨、挣扎、复兴、腾飞和跨越的全过程,也亲身见证了温州日新月异的历史性变化。
  1958年7月初,浙江医学院召开支温教工大会,宣布赴温教职工名单,共73人。8月初举行欢送大会。领导说:“……一张白纸能画出最美的图画,需要的是具有很高技艺的画师。一块荒芜的土地,可以开垦成美丽的花园,……决定支温教工分两批启程,第一批40人,第二批25人。”从7月上旬名单公布到9月1日从杭州出发,前后不到两个月时间,99%以上的人无不服从分配,克服种种困难,准备搬迁。他们把住房退掉,家具卖掉,户口迁掉,只带生活用品,四季衣被,拖老带小,阖家端走。觉悟之高、决心之大、动作之快,大有破釜沉舟、义无反顾的气概,大家似乎都是奔绘制“最美丽的图画”而去的,对前景充满了浪漫美好的憧憬。
  这支队伍是创办温医的第一支主力军,他们保证了新生在 9 月 18 日的如期开学。这支队伍在史籍上记载甚详,着墨较浓,被誉为“开校功臣”、“建院元老”。50年弹指一挥间,若按花名册点卯,至少已有19位同志先后作古,墓木早拱。值此温医“百年传承”活动之际,更勾起我对他们深深的缅怀之情。
      1958年的温州专区是个大行政区,辖有现在的温州市、台州市的南部和丽水市的东部三大块,有大批意志坚强、立场坚定的党政领导和行政骨干。他们从当地陆续调配到温州医学院,前后共约20余人,他们对温医的创办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,是当之无愧的第二支建校主力军。
  温医建校过程中,温州市卫生学校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温医初创时,上无片瓦,下无寸土,就是靠卫校这块风水宝地而落脚生根的。其实那时候的卫校办学条件并不宽裕,但他们硬是腾出了教室、办公室、教研室、实验室,使医学院有了安身立足之地。
  三股力量拧成一根绳,众人拾柴火焰高。1958年9月4日,温州医学院终于顺利地迎来了首批新生。
  1958年9月18日,医学院在位于府学巷口的市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开学典礼。开学典礼是联合举办的,同时参加的有温州师范学院、温州农学院、温州工学院和温州水产学院。整个大会堂内人头济济、喜气洋洋,温州市一下子出现了五所大学,确实是浙南地区的一件大喜事。
  一般都说,我们这辈人亲手创建了温州医学院,所谓“亲手”,大致指的是亲自参与的意思,指的是“心血”。殊不知我们除了脑力劳动外,还确实亲手参加了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。1959年建造新校舍,校址选在汽车南站东侧的蒲鞋市一带,这个“市”不是省市区的“市”,也不是地市县的“市”,而是乡镇集市的“市”。这里大片农田,乡间小路雨后泥泞难行,肥料也是“五步一坑,十步一缸”。
  如此环境,自然苍蝇成群,驱赶不去。9月20日奠基动工后,师生们轮流到工地参加劳动,夯土运砖,什么活都干。9 月份的温州,天气炎热,教师们穿的是白衬衣,可背上都是黑蒙蒙的一大片,原来是各种苍蝇的“停车场”。于是出现了衬衣前白后黑的奇观。1960年2月新校舍胜利竣工,一共新建了两幢双层教学楼,两幢双层宿舍楼,一幢礼堂兼饭厅,一律青砖木结构。五个月时间建造了8000 多平方米的校舍,师生们无不欢欣鼓舞,这就是现在学院路校区,我们的星火燎原地。这个局面一直保留到文化大革命结束。
  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,医学院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。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,医学院在党中央正确指引下,如沐春风,取得了飞速的发展,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到1998年的时候,学院路校区的老建筑被新的建筑群所替代;2002年校本部迁往茶山高教园区。
  茶山是温瑞塘河边上的一个大镇,背靠大罗山,风景秀丽,物产丰富,盛产杨梅柑桔。茶山这个地方,对温州医学院来说,确有一段情缘。1958年9至11月,“大办钢铁”运动兴起,以钢为纲。在为钢铁元帅升帐保驾护航的驱动下,约180名新生和部分青年教师开拨到茶山工地淘洗铁砂。茶山工地位于大罗山两岭之间,一股清水由高而下冲来,经镇中小溪,流入温瑞塘河,这是居民们生活用水的水源。洗铁砂就是挖大罗山的泥,就近在涧水里淘去黄泥,“淘尽泥沙始见金”。留下的铁砂就是原料,积少成多,送往小高炉炼铁铸钢。而泥浆则经过溪水注入塘河。我们的宿营地扎在山顶的农民家里,三餐米饭在营地做好。从工地到营地要攀登一条陡且高的险道,大家戏呼之曰“摩天岭”。中餐要用肩挑法把饭菜送往工地,收工后把铁砂从工地挑往营地集中,这样每天必定要攀登这条摩天岭2—4次,着实磨炼了体魄和意志。可以说,医学院建校开学后的第一个课堂就在茶山,在那里上的是政治课和劳动课,这个课堂现在是茶山水库区的位置。
  2002年10月温州医学院茶山校区的开学典礼,正好又在这座大罗山下,我和夫人有幸也受邀出席,历史有时十分巧合,44年前和44年后,我在同一地方上第一堂课。在新校区内,和一部分1958年一起建校、共同战斗过的老师久别重逢,相聚的欣慰欢畅之情,溢于言表,感叹半个世纪的变迁,恍若隔世。大家都盛赞新校区实在太美了,我们梦寐以求,为之奋斗数十年的“最美丽的图画”终于圆满画成了!
         (王务迪系我校前身温州医学院原副院长、教授,夫人寿芝娟系组织胚胎教研室原主任,教授)